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http://www.gjktyjedu.cn    
首 页
| 教育时讯
| 学术期刊
| 论文评审
| 最新赛事
| 课题公示
| 获奖查询
| 名师风采
| 单位风采
| 联系我们
1
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名师风采
李岩:让作文变得简单  
 
 

李岩:让作文变得简单

 

   李岩,中学语文高级教师。曾连续十年担任毕业班的辅导工作。从事个性化辅导以来,专注阅读和写作教学,收获颇丰。入职学大教育,历任学大教育个性化研究院语文学科主任、青岛分公司产品教研总监。现担任学大教育语文学科带头人。
   写作,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,许多学生为之所困。因此,如何高效、简单地进行写作指导训练,成为我思考的重点。甚至,有一段时间,我曾偏执地认为,这是一个标识着语文教师的“德与能”的尺子。

    书店书架上,是充栋汗牛的作文书。学生书桌上,是小山般的作文选。我的案头床边,此类书籍,也足以让我有每天沉浮于书海的幻觉。打开电脑,“中高考优秀作文”热闹得令人猝不及防。作文被热炒,庞大的信息,已将我们包围。琳琅满目各种自称高效的“妙招”“理念”,让人目不暇接。然而结果却是于事无补。写作教学真的要来一个去繁就简,返朴归真的变化了。抛弃应试训练的窠臼,回归写作本质原理,已刻不容缓。而如何运用教育科学知识,切实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,是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。
   着眼于“作文母题训练”的研究,即意在将上述的理念,落实为具体的操作。建构主义认为,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,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,借助其他人(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)的帮助,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,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。
   母题作文训练,力求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方法的设计,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,让学生建构起知识、能力体系,通过指导学生迁移模仿,积累写作资料,达到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目的。
   在课程设计上,借鉴了中国古典哲学的“道”、“法”、“术”的体系。训练课程,分为“解读中高考满分作文成功之道”、“聚焦中高考满分作文成功之法”、“煅造高考中满分作文成功之术”三个部分。
   中国古典哲学对“道”的解释是:道,即规则、自然法则。中高考满分作文的共同特征和规则是:得体、真实、深刻、丰富、清晰、优美。很多学生梦想作文“夺魁”,清晰把握中高考作文的本质特征尤为重要。心中有标准,才可能更好更快地达到标准。
   中国古典哲学对“法”的解释是:法,即方法、法理。我总结了中高考满分作文的常见的15种方法:文化大师法、小资情调法、辣笔小新法、新编故事法、实话实说法、卿卿我我法、三番立意法……这些精巧的方法,符合写作的规律,是无数“前行者”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方法,在考场作文中屡试不爽。
   无论是成功之“道“,还是成功之”法“,我不仅进行简明扼要的理论讲解,更注重精选优秀文本进行印证。在每篇优秀作文之后,设置了“迁移要点”和“积累要点”两项内容,以此来引导学生模仿迁移和记忆积累。当然,这些内容的归纳,更是为了“抛砖引玉”,引导借此思路,进一步归纳总结应用更为行之有效的“成功之法”。
   中国古典哲学对“术”的解释是:术即行式、方式。作为教师,在引导学生明确“满分作文成功之‘道’、成功之“法”之后,更要思考如何“煅造满分作文成功之术”,即如何高效引导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训练,使学生写作能力提高。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。
   读写一体化,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在这一训练课程中,我们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的“涵育”过程。在解读满分作文成功之“道”,成功之“法”时,为学生精选了150篇优秀作文,不仅是印证理论,更引导学生总结规律、积累语言材料,对精彩文本、文段反复研读品味。在“煅造满分作文成功之术”部分,我们设定了若干个主题,通过精选了120篇文质兼美的时文和经典篇目,为学生设置一个语文学习涵育的环境,一方面激发他们情感,唤起他们的情志,另一方面,引导他们总结写作方法技巧、积累语言材料。
   锻造成功之“术”的另一个关键,是进行个性化的作文提升。我们特别强调教师的个性化点拔。我们精选写作题目,题目要精,不在于多。写作中,我们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和实感。写作过后,我们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沟通,进行修改提升。我们坚信,不仅“好文章,是改出来“,写作能力,也是改出来的。
   大道至简。科学的魅力,就是高效、简单。思想改变世界!

发布日期:2016/4/26
 
 
   
   
·陈芝郁:在平凡岗位拼...
·朱姜辉:待踏马蹄清夜...
·李岩:让作文变得简单
·何龙辉:育人先育心
·师阳:用教育情怀书写...
·黄永煊:智慧教学&n...
·胡立松:教育沃土垦荒...
   
·中国知网
·新闻出版总署
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·万方数据库
·龙源期刊网
Copyright© 2016 版权所有: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育与教学应用研究总课题组
中国教育学会“十三五”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
京ICP备13024561-1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128号 网站构建:Blovemedia
本网站为非盈利的公益性网站,内容来自实验学校,教育快讯的内容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,或以原网站的版权声明为准。